高血压,你要知

高血压,你要知


何为高血压?

当我们心跳时,血液便会泵入血管,此时血管壁承受的压力,称为血压。高血压就是指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。

血压度数分为上压和下压,上压表示当心脏收缩泵出血液时,血管内的压力,而下压则表示在心脏舒张时,血管内的压力。

血压会随不同因素而变化,例如饮食、身体活动、情绪和睡眠等。一般来说,如果上压维持在140 mmHg或以上;下压持续在90 mmHg或以上(通常以140/90 mmHg表示),便属于高血压。若血压处于120/80 mmHg至140/90 mmHg之间,则属前期高血压。最理想的血压水平应在120/80 mmHg或以下。


为何会有高血压?

超过九成的高血压个案并无特定成因,这些个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。一些风险因素令人较易患上高血压,例如食用过多盐分、肥胖、少运动、吸烟、酗酒、睡眠不足、生活压力大、家族遗传和年龄大等。

至于少数可被确定成因的高血压个案,称为继发性高血压。常见的病因有肾病、肾动脉狭窄,先天性主动脉狭窄,睡眠窒息症、内分泌失调和部分处方药物的影响。


高血压的病徵

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在出现併发症前,并不察觉自己患病,因此高血压可谓「无形杀手」。

可是,血压太高亦可能导致眩晕、视力模煳、头痛、疲倦和面红等症状,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,定期接受身体检查。


高血压有何危险?

首先,高血压代表心脏加剧收缩,更用力把血液泵到全身血管,长此下去,心脏会因负荷过度而力不敷支,引致心脏病及心脏衰竭。同时,高血压表示血管壁正承受着巨大压力,部分稍为硬化的血管随时撕裂,俗称「爆血管」,可能引致严重后果,例如中风、冠心病、肾衰竭,甚至猝死。

因此,若不及时控制高血压,心、脑、肾三个重要器官将受到长期劳损,危及健康。


如何有效控制血压?

要拥有理想的血压水平,你必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包括:

1. 饮食三低一高(低糖、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)
2. 少饮酒
3. 戒烟
4. 多做运动
5. 舒缓压力,避免过度紧张
6. 控制体重
7. 定期量血压,从而及早发现问题,有效预防併发症 


高血压的药物治疗

若高血压情况恶化,或出现併发症,如心血管疾病、肾病等,医生则须处方降血压药。市面上有各类抗高血压药物。你的医生在考虑过其风险和效益后,会给你使用最适当的药物或药物组合。良好的血压控制对预防心血管或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很重要的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你须要终身监察你的血压。控制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,但这些往往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转换另一类抗高血压药物来解决。病人应遵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。如果有任何担忧或疑问时,应向你的医生查询。而现时最广泛被使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包括:


1.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s)
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如:Enalapril依那普利、Lisinopril赖诺普利)是透过令你的血管鬆弛而降低血压。
较常见的副作用:持续的乾咳、电解质失衡


2. 血管紧张素II接受体拮抗剂(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, ARB)

血管紧张素II接受体拮抗剂(如:Losartan氯沙坦、Valsartan缬沙坦)是一类作用于肾素-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,帮助令血管鬆弛,从而降低血压,使心脏更容易泵血。
较常见的副作用:电解质失衡


3.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(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s)

钙离子通道阻滞剂(如:Nifedipine硝苯地平,Amlodipine氨氯地平) 防止钙进入心脏和血管的肌肉细胞,从而令血管舒张并降低你的血压。
较常见的副作用:脚踝肿胀、便秘、头痛、心跳急促


4. 利尿剂(Diuretics)

利尿药俗称「去水丸」(如:Amiloride阿米洛利,Hydrochlorothiazide 氢氯噻嗪),它们将身体多馀的水份和盐份经尿液排走从而达到降血压效果。
较常见的副作用:尿频、电解质失衡、增加痛风症发作机会


5. 乙型(β)受体阻断剂(Beta-Blockers)

乙型(β)受体阻断剂(如:Atenolol阿替洛尔,Metoprolol美托洛尔)减慢你的心跳和减低心脏的泵力,从而降低血压。
较常见的副作用:疲倦、心跳缓慢、性功能障碍


最近的临床试验表明,使用单一疗法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控制的方法大多数不成功,特别是如果他们有合併症(例如糖尿病,心脏衰竭);结合不同的高血压药物可以更迅速降低血压,从而达到目标血压,并减少副作用。


有效控制血压 由健康生活开始

高血压是一种难以根治的长期病患。不过,只要坚持健康饮食和多做运动,配合适当药物治疗,与医生互相合作,血压仍可有效达致理想水平,大大降低併发症出现的机会,对生活不会构成太大影响。


如有任何疑问,请立即向你的医生查询。

如欲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于我们联络。

联络我们